首页 > 以史为鉴 正文

以史为鉴

绵竹年画

稿件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: 2024-03-08 08:31:37

  “每至腊月,繁盛之区,支搭席棚,售卖画片。妇女儿童争购之,亦所以点缀年华也。”年画,在新春之际点缀千家万户,为这个喜庆的日子染上别样的色彩。

  清末宝坻人李光庭所著《乡言解颐》中将“贴年画”列为“新年十事”之一,从抱着鲤鱼的“送福童子”,到寓意丰收的“年年有余”“五谷丰登”……年画在装点新年的同时,承载了人们对风调雨顺、农事丰收、家宅安泰、四季平安等祈福迎祥、驱灾辟邪的愿望。

  年画源于古代“门神画”。东汉蔡邕在《独断》中说,“神荼、郁垒而身居其门”。在汉代,人们把神荼、郁垒两位神将的像刻在桃木板上,用来驱除恶魔,祈求平安。各个年画流派具有不同的特色,门神画则是绵竹年画的代表。郭沫若在看完绵竹木版年画后曾写下:“真是洋洋大观,仿佛回到四川。门神皮影真好看,回忆幼时过年。无怪产生扬马,后来又有子瞻。工人手艺不平凡,千载百花烂漫。”

  一张张年画,蕴含着浓浓的年味,带着满满的喜庆,透过笔墨纸砚绘出人间烟火。绵竹县志载:“商贩远自陕甘滇黔,裹银来市易画,仲则接踵城南,购过者遍于王道百五十里”,记录下绵竹年画广受欢迎的盛况。一张张年画,也是一年又一年飞向千家万户的美好祝愿。

  一版拓片,千刀万凿,雕刻出木版年画的历史悠久。在绵竹,木版年画孕育于汉唐,形成于宋元,鼎盛于明清。唐代之后雕版印刷工艺日渐成熟,绵竹年画手艺人们在木板上刻绘版样,而后拓画。落刀无悔,需仔细每一步,如若不然,一块版子基本上就废了。

  与全国其他地方的传统年画相比,绵竹木版年画在木版印刷的基础上,附着较多手绘的工序。绵竹木版年画有明展明挂、勾金、花金、印金、水墨、常形、掭水脚等多种绘画语言,在拓片上绘线后,再以墨色粗略勾画,形因线而立,神因线而传。民间画师总结画诀曰:“流水褶子要活套,铁线褶子要挺直。”拓片要实,勾线要清,如此一幅年画才能轮廓清晰,界限分明。

  “深配浅、酽配淡、深浅酽淡要相间。”关于画面配色,年画艺人总结出这一句口诀。艳丽的颜色让画面热闹又充满生机,但在强烈的色彩对比下,也要讲究和谐,常用少量的淡色协调画面色调。年画的颜料多使用矿物质染料,加上不同季节调制成的胶矾,使作品颜色明丽,耐晒耐淋,经久不褪色。

  对于老百姓来说,年画的题材始终秉持着“出口要吉利,才能合人意”的原则。绵竹年画有民间习俗、生产生活、戏曲故事、历史人物、神话传说、花鸟鱼虫等内容,在创作构思上活泼俏皮、诙谐幽默,人物丰富多样、造型夸张,具有浓厚的巴蜀文化特色,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。

  绵竹木版年画不仅仅是一种民俗艺术,更反映了社会变迁中的时代风尚和社会习俗,诠释着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,以及人们对中华文化恒久不变的传承。如今,年画的题材越来越丰富,当地把廉洁元素也融入到年画里。在绵竹廉洁年画创作基地,越来越多的廉洁年画被创作出来,进入千家万户。人们在节日喜庆之余,廉洁观念也润物无声地沁入心里。(张静 游程程)

>>><<<